板式換熱機組作為高效的熱交換設備,合理保養能延長其使用壽命、維持換熱效率。以下從多個維度為你詳細介紹保養要點及方法:
一、日常運行保養
-
壓力與溫度監控
- 實時監測機組進出口壓力、溫度變化,確保參數在設計范圍內(如壓力波動不超過 ±0.1MPa,溫度偏差不超過 ±5℃)。若壓力驟降或溫差明顯減小,可能是內部結垢或泄漏,需及時排查。
- 示例:供暖季若發現二次側水溫不達標,先檢查一次側熱源參數,再查看換熱器壓降是否增大,判斷是否需清洗。
-
水質管理
- 定期檢測循環水硬度、pH 值(建議每月 1 次),硬度應≤60mg/L(以 CaCO?計),pH 值控制在 7~9,避免結垢或腐蝕。
- 若水質較差,需加裝軟化水裝置或投加阻垢劑,防止換熱器管束結鈣鎂水垢(如碳酸鈣沉積會使換熱效率下降 30% 以上)。
二、周期性維護(按運行周期制定計劃)
1. 換熱器清洗(關鍵保養步驟)
-
清洗頻率:
- 每年至少 1 次(如供暖季結束后),若水質差或溫差明顯下降,需縮短至每季度 1 次。
-
清洗方法:
- 物理清洗:拆開換熱器板片,用高壓水槍沖洗表面污泥、銹渣,清除機械雜質(注意板片間密封膠條是否老化,需更換時用專用工具拆卸)。
- 化學清洗:配制檸檬酸或專用換熱器清洗劑(濃度 5%~8%),通過循環泵打入換熱器,常溫浸泡 2~4 小時(溫度不超過 60℃,避免腐蝕板片),再用清水沖洗至 pH 值中性。
- 示例:某小區換熱機組因未定期清洗,板片間結垢厚度達 1mm,換熱效率下降 50%,清洗后溫差恢復至設計值。
2. 水泵與閥門維護
-
水泵:
- 每季度檢查軸承潤滑情況,添加鋰基潤滑脂(用量為軸承腔體積的 1/3~1/2);運行時監聽是否有異常噪音(如軸承磨損會發出 “嗡嗡” 聲),檢測振動值(振幅應<0.06mm)。
- 每年更換機械密封件,避免漏水導致電機損壞。
-
閥門:
- 每月手動開關一次電動調節閥、截止閥,防止閥芯卡澀;檢查閥門法蘭連接處是否泄漏,及時更換密封墊片(如橡膠墊片老化需立即更換)。
3. 儀表與控制系統檢查
- 校準壓力表、溫度傳感器(每年 1 次),確保顯示誤差≤±1%;測試壓力開關動作值(如補水泵啟停壓力設定點是否準確)。
- 檢查控制柜內線路是否松動,接觸器觸點是否氧化(用酒精擦拭),程序邏輯是否正常(如自動補水功能是否靈敏)。
三、停機保養(長期停用或換季時)
-
排水與防銹:
- 放凈換熱器及管道內的存水,用壓縮空氣吹干內部,防止凍裂(冬季停用尤其重要);對碳鋼材質的管道外壁涂刷防銹漆,不銹鋼板片可涂抹一層薄機油防氧化。
-
充氮保護(可選):
- 若停機時間超過 3 個月,向換熱器內充入氮氣(壓力 0.05~0.1MPa),隔絕空氣防止板片腐蝕。
四、常見故障及保養預防措施
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保養預防方法 |
---|---|---|
換熱效率下降 | 板片結垢、介質流量不足 | 定期化學清洗、檢查水泵流量是否達標 |
接口處漏水 | 密封膠條老化、螺栓松動 | 每年更換膠條,按對角線順序緊固螺栓(扭矩均勻) |
水泵振動異常 | 軸承磨損、葉輪失衡 | 定期潤滑軸承,清理葉輪雜物(如纏繞的纖維) |
控制系統失靈 | 儀表故障、線路接觸不良 | 定期校準儀表,緊固控制柜線路端子 |
五、保養記錄與管理
- 建立設備保養臺賬,記錄每次清洗、換件、檢測的時間及參數(如清洗前后的壓降對比),便于追溯問題和優化保養周期。
- 培訓操作人員掌握基本保養技能(如判斷水質優劣、簡單故障排查),避免因操作不當縮短設備壽命。
總結
板式換熱機組的保養核心在于 “防結垢、防腐蝕、防異常損耗”,通過日常監控、周期性維護和停機防護,可有效提升設備穩定性和節能效果。若涉及復雜問題(如板片泄漏需焊接修復),建議聯系廠家進行處理,避免自行操作導致二次損壞。